僅此一生,竭盡全力。
-1-
早上醒來,看到朋友去了山海關,她給我發信息:我看到了高中歷史書上的風景,還看到了你當年去的山海關……
當年我去的時候,完全窮游,身上帶了幾百塊錢,白天啃面包,晚上就在火車站席地而坐,困到心發慌的程度。不過再想起來時,是會心一笑,滿滿的回憶,我在角山上坐了纜車,還和一個溫州的哥們在山海關站暢聊到深夜。
國慶假期,別人都出去玩了,我和二胖在學校看書,昨天吃飯時聊到了瘋狂英語,她說:“聽說你當年也瘋狂過,天天去山上背英語。”
我高中時背了十年英語真題,每天早上六點多就去附近的小山上大聲朗讀,最后背到了脫口而出的程度。當時我非常喜歡英語,讀英語,簡直就是一種享受。
那時候覺得未來很遠,但一眨眼,過去也快十年了。記得當時同學還給我寫了一首詩,說我是南山頂上一棵松,長年累月上山讀英語。
昨天晚上朋友過來找我喝酒,問我以后有什么志向。一大口酒下肚,我說我只想把手頭的事情做好,未來想留在北方,不過具體情況,也得看實際操作。
不過,有句話我沒說,怕不被理解,所以放在肚子里,悄悄對自己說。
“我想以自己喜歡的方式,度過自己的一生。”
<-2-
很多人都害怕未來,所以要選擇過好當下。
阿德勒在他的代表作《自卑與超越》里說:“生命的樂趣正是因為存在諸多不確定。所以,我們活著,便是不斷地把這些不確定的事情變得確定。任何結果,經由一定過程得來,才變得有意義,否則,便會讓人覺得淡然無味。”
前些天評獎學金,我們院博士有四個國獎名額,而暢暢是博二唯一一個拿一等和國獎的人,其余的,都是博三的師兄師姐。
其實,她研究生期間也拿過,我們調侃她:“你一邊搞學術一邊賺錢,以后當了院長請把我們都拉進去。”
當然,很多人只看到她的成績,但我們知道,她每天帶著電腦泡圖書館,查資料、看文獻,一頭扎在中國古典美學里,平時幾乎都沒有娛樂活動。
這也是一種極致,在別人都把學歷當成找工作的敲門磚時,她是真真正正地愛學術。她的博士是保送的,她做事時的認真勁頭,是一種要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的態度。
但大多數人卻不是這樣,做事沒有定性,還沒做就先考慮意義和收益,在不斷地變換和頹喪中,安慰自己:這些都不是我喜歡的事情。
不是不喜歡,而是你沒有定性,遇到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人,沒走幾步就怯場,太慫,沒有膽子走到最好。
遇到喜歡是一碼事,敢不敢走下去,是另一碼事。
-3-
這是一種簡單的生活狀態。當你做你覺得最好的事情時,不論做出什么成績,都會感覺整個生活輕松很多。不再疲于奔命,而是體會生活的快樂與內心的富足。
在每一個階段,找到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,并且盡全力把這個事情做好。
25歲以后,生活越來越快了,但生活也越來越真實了,現在的每一個選擇,都可能決定將來的生活。
是活在別人的期許里,還是多為自己而活?選擇后者,可以活出最真實的自己。
因為僅此一生,也只是,僅此一生。
所屬專題:熱門專題: